時光荏苒,一晃,我已過而立之年,人生之路已經(jīng)走完小一半了,回頭想想在上海工作的這幾年,我的心理狀態(tài)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,從向往上海,到想逃離上海;從任性,依賴父母,到成熟,為父母和家庭分憂。然而,在上海待久了,安家的意愿越來越強烈,歸屬感越來越稀薄,對未來越來越迷茫,是時候,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反思了,出身平凡,只能仰望天空,高樓大夏林立,平添悲情色彩。

  我反思的第一個問題是,和家人聚少離多,老有所依,老有所養(yǎng)嗎?

  大學畢業(yè)那會,對于第一份工作的地點,我想都沒有想,就到了上?!,F(xiàn)在回想起來,原因很可能是在上小學時,我的父母就離開家鄉(xiāng)到上海做小生意,把我留守在家里,和老人生活在一起。父母雖然文化程度不高,但是很支持我上學,從上小學,初中,高中,直到大學,我都沒有為生活費和學費擔憂過。每年暑假,我都會到上海和父母團聚。這導致我從小對親情特別渴望,也特別敏感。我渴望和父母團聚的溫暖,同時也對親戚的冷漠特別敏感。每每聽到一些農(nóng)村小孩,因為沒有父母管教,而游泳溺水而亡,我就感概萬千,謝謝蒼天,我很幸運,我長大了,身心健康,三觀也都健康。

  漸漸地,我長大了,不能忽視的一個事實是,我的父母奔向知天命之年,祖輩們開始步入晚年。長期在外打工,母親和姥爺,姥姥離多聚少,雖然母親會抽空回家看望姥爺姥姥,雖然家里有舅舅舅媽照顧,但是,當姥爺,姥姥相繼離開人世時,母親竟泣不成聲,后來因為心情焦慮,很長一段時間睡不好覺,被失眠折磨,憔悴了很多。某一天,我很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,母親的頭發(fā)竟斑白了那么多,那一瞬間,我竟然控制不住自己,想幫母親拔掉白頭發(fā),在我眼中,老媽永遠是滿頭黑發(fā)的,而老爸,頭發(fā)也趨斑白。在自己正年輕時,父母卻逐漸老去,我雖然有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,但是,家境不允許,也拗不過現(xiàn)實。光陰的腳步,請慢點,再慢點。

  姥爺和姥姥是我最敬愛的人,在上小學的五年期間,我跟姥爺姥姥生活在一起,現(xiàn)在,每每想起他們,都有種想哭的沖動。有時,翻開他們遺留的老照片,我都會想起,姥爺和姥姥親切的話語和辛勤的背景,姥爺煮的骨頭湯,姥姥的手搟面……我悔恨不已:“你們給我一個快樂的童年,而我還沒有來得及報恩”。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(yǎng)而親不待。如今,父母都已經(jīng)過了知天命之年,年輕時拼命工作,身體已經(jīng)被透支,最近,老爸因為搬重物,傷到腰骨,老媽在門店中干活,熱的頭暈,這都讓我十分揪心,人活一世,除了工作,還有生活和快樂,我想讓父母有個溫馨的晚年,我不想再次抱憾。我什么時候能夠在上海買套房子,讓父母在大城市中有一個溫暖的家?在忙碌之后,可以停下腳本,跳跳廣場舞,逛逛公園,享受夕陽之美。

  我反思的第二個問題:那些出外打工的農(nóng)民工,老了之后,何處是歸宿,會幸福嗎?

  大多數(shù)